一切從心出發 (下)
寂寞老人的啓示
人生旅途上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人,改變你的生命軌跡。蕭醫生本來是想當腫瘤科醫生,但因為一個寂寞的婆婆,改變了他的選擇。「那位婆婆的病情已經進入末期,只能作一些紓緩治療。」婆婆告訴蕭醫生,一天24小時,有22小時是在等待:等待醫生巡房、等待親人探訪……婆婆的心願其實是回到家中,在熟悉的環境、熟悉的親人下,接受相熟醫生的照料。婆婆的說話觸動了蕭醫生,令他反思自己到底想成為一個怎樣的醫生?最重要是,上帝想他成為一個怎樣的醫生?經過祈禱交託,蕭醫生終於選擇去當一位家庭醫生,為病人提供身心靈的治療。
早從讀書時期,蕭醫生已經開展了關懷同學的行動,後來更與志同道合的醫生成立了「香港基督徒醫生網絡」,關顧一眾學醫行醫之人。決定當家庭醫生之後,蕭醫生把這種關顧別人的心情,延伸到每一位病人身上。「人的身體會影響心情,反過來,心情也會影響身體。」所以蕭醫生的病人在診症後,回到家中,還會收到來自診所關懷的電話。「我們會舉辦聚餐、旅行,不少病人受到我們的感染,成為朋友,也會加入我們服侍社區的行動。」
蕭醫生期望未來這種關顧行動可以伸延至更多地區,讓更多人認識健康的關鍵,生命的源頭,得着更多的祝福。對蕭醫生來說,他的診所不但是一個治病的地方,更是一個關顧社區人心的樞紐。「我們會與地區教會合作,帶着健康信息和上帝的愛,去探望區內的獨居長者。」
醫學上的治療方法、藥物,基本上都是身體出了問題才做的「補救」措施。作為家庭醫生,蕭醫生認為老生常談的「預防勝於治療」是最有效的,這種預防,不單是身體上的健康,更是在心靈上要操練得強壯。正如預防疫苗能幫助我們免受疾病侵襲,《聖經》的話語、聖靈的指引能保護我們心靈的健康。「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。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;他們奔跑卻不困倦,行走卻不疲乏。」(《以賽亞書》40章31節)《聖經》上的話,總是最佳良藥。
天使心看人生
◆ 我們常因工作學業繁重而減少與神相交的時間,但當我們定睛向神,為祂作工,為祂而活,神必保守我們。
◆ 生命的重量不在乎長短,而是我們與神、與人之間的關係。
◆ 若沒有接受救恩,死亡便是可怕的;但接受了救恩的人,雖然暫時分別,他日在天家必會再重聚。
◆ 神會利用不同人物、事情,去帶領我們應走的路。
◆ 身、心、靈的健康同樣重要,我們不單要專注身體上的健康,也要照顧心靈上的需要。